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就业信息网  
首页 >> 就业指导 >> 其他 >> 正文
其他
高校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
作者:就业指导办 更新时间:2016-12-16 点击数:

高校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

因为初次就业,高校毕业生在择业时对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认识是非常粗浅的,有时甚至是幼稚的,因而在求职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这样那样的挫折。一般来讲,高校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要避免进入以下一些误区。 

1、  过分相信求职包装和技巧

现在有关求职技巧的书籍比比皆是,高校也开设了各种就业指导课和就业指导讲座,大谈就业技巧对求职的重要性。诚然,在求职过程中掌握一定的“就业技巧”对求职是有一定帮助的,但不要过分迷信求职包装和技巧。高校毕业生就业主要应该依靠自己的实力。因为高校毕业生个人经历一般都比较简单,用人单位的招聘主管也希望能和毕业生进行真实的沟通和交流,增加相互的了解和信任。如果刻意包装自己,给人以假象,也只能隐瞒一时。大多数用人单位会采用多轮笔试和面试来考察求职的毕业生,再加上毕业生到单位之后还有见习期、试用期,如果不能胜任岗位的需要,最终会被用人单位辞退,到头来不仅耽误了自己求职的大好时机,也影响了自己的职业发展。有时,诚实和实事求是反而会赢得信任。

2、  过分相信求职过程中的社会关系利用

社会关系的恰当运用是求职成功的关键之一,但不能把赌注全押在社会关系上。社会关系涉及多种方面,这里面有毕业生本人和推荐人的关系、推荐人和用人单位招聘主管的关系、用人单位招聘主管和用人单位的决策者的关系等等,任何一个环节的关系都会影响推荐的成功与否。而且推荐人自己也会看看你的实际情况是不是与岗位适合,推荐人也要考虑到自己的声誉,也要掂量自己与招聘之间的关系。如果各方面的关系和情况都非常一般,推荐成功的可能性肯定不大,毕业生如果一味等待,就会错失良机。其实社会关系的利用也是建立在自己所具有的实力基础上的。

3、  过分追求高薪、热门的行业和岗位

现在热门、高薪的岗位比较多,因而也吸引了无数的毕业生花费大量的时间、精力甚至财力去应聘,导致竞争异常激烈。但大多数毕业生最后除了失败的经验外,其他一无所获。对所有的毕业生来说,这里有一个如何进行自我定位的问题。首先要对自己的特长和优势进行分析,看看是不是匹配,如果有距离,再看看差距在哪里,甚至还可以利用自己前几次应聘成功或失败的经验,听听自己的朋友、家人和老师的评价作为参考。有时岗位尽管热门,但也许不适合你,这时你就要选择一些未来成长潜力较大的职业,因为选择职业的最终目的是真正实现“人职相配”。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工作,只有适合你的才是你的完美工作。

4、  过分沉迷于“一次性到位”

有的毕业生在求职时立下志向,非某某单位不去,结果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如愿以偿,不仅挫伤了自己的自信心,而且错失了许多不错的机会,影响了以后的求职。实际上现在人才的流动是非常正常的事情。在求职时,不要把自己的选择定在一个点上,而可放在一个面上,不妨在进行各方面的比较后,落实一个相对适合自己的单位和岗位先干起来。在工作中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的同时,也许会给自己创造更好的机会。

5、  过分相信有形市场的作用。

现在毕业上生就业时全国各地去赶场子的现象比较普遍,因而人才市场的生意也特别火爆。其实毕业生大可不必一场不拉地赶去参加人才市场,,因为有的人才市场的有效性和利用价值值得怀疑。现在的人才市场定位已趋于明显,有的是专业性的,有的是行业性的,有的针对在职人员有经历的,有的针对应届毕业生,差别很大。其中一些市场往往会使毕业生非常失望,因为可用的信息不多,有的用人单位甚至并不招聘,只是碍于主办者的面子前来捧场。实际上,毕业生的信息渠道可以有很多,加上现在的网络技术日趋发达,从网上可以得到许多有用的信息,通过E—mail把资料发给对方,又经济又有效率。有的网络企业甚至只接收网上应聘的方式,这一点也是毕业生应聘时要注意的地方。